By

日转7—2

苗师傅   (转载)带三个表 @ 2008-07-02 1:09:54 分类: 挨个祸害

苗师傅走了,另谋高就去了。从此办公室里少了一个貌似忧郁的中年男人。

春江水暖未必鸭先知。关于苗师傅辞职的事情我还是听别人告诉我的,当时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我在1999年就策反过一次苗师傅,他跟同事的告别饭都吃了,但第二天又回三联上班了。两年后,苗师傅跟我说,你也来三联上班吧。于是我就去了。

在三联生活周刊这批人当中,有两个创始人,一个是钦铮,一个就是苗师傅,他们在1995年就来了三联。两年前,有一次饭局,苗师傅说,有家杂志想挖他走,问问大家什么意思。于是大家七嘴八舌把苗师傅叛逃的念头扼杀在酒杯中。所以,这次苗师傅离开,我颇感意外。

在三联跟苗师傅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写随笔。指点过我的是黄爱东西,苗师傅从来没指点过我,但是他那本《有想法,没办法》我看了两遍,南黄北苗,给我很多启发。苗师傅平时话不多,说话还结结巴巴的,头四句话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因为互相都不挨着,但是到了第五句话你就明白了。等不及的人在听到第四句话的时候就能睡着了。

不管怎么说,苗师傅是三联的一面旗帜,他吸引了一大批写文章叽叽歪歪的作者,然后又有一大批积叽叽歪歪的人排着队要来三联。

我刚来三联的时候,三联囤积了一大批好玩的人,比如小于、巫昂、高日立、吴晓东。后来陆续都走了。巫昂做制片人去了,小于去了新星出版社、高日立由于长得像李大钊,去《商务周刊》当主编了,吴晓东也去办杂志了。加上以前离开三联的人,王晖在《心理月刊》当主编,王锋在《时尚》(忘了是哪一本)当主编,现在轮到苗师傅了。

我们主编说,以后只有到外面当主编的人才能辞职,否则不予批准。比如上次孟静要辞职,主编问她,你是去别的地方当主编吗?孟京颤颤微微地说:不是,就是个部门主任。主编说:级别不够,不批。

忽然又想到苗师傅的那本随笔集:有想法,没办法。

附送苗师傅艳照一张,这是苗师傅在我今年的DV里面扮演的警察形象。他先后在我的两个DV里面出演过角色,都是警察。

036835号同学为苗师傅。

By

日转5–1

(转载)

我是怎么编起这份电子杂志的


老颓  2008-04-30 07:12:49  

2007年冬天,我的“冒充退休”生活已经过了两年多。在网上碰到昔日好友,总会问我同样一个问题:最近忙什么呢?我无言以对,只好打哈哈。虽然并非整天吃饱混天黑,总有些碎事,写写文章,练练大字,帮帮朋友忙——比如接站送站,但所有这些,实在用不起“忙”字这把“牛刀”。一些朋友看不下去,纷纷斥责我不该耽误大好时光,“总得干点什么”。开始我还不以为然,说这话的人渐渐多了,我就有点心虚,颇有不忙不足以平民愤之感。

可是,干什么?重新回到老路上,做出版或者写作,做个有为的忙碌人?非我所愿。刚把狂躁的心调伏好点,摆脱了“焦郁碌”,还很脆弱,经不起大风大浪,应付自如尚需假以时日。可是,不“为”点什么,又被人斥。正在为难,突然就有一天,很久不见的两个老友登门拜访。我有了件自觉自愿去“忙”的事情。

赓飞、蒋艳是多年的老友。最早的因缘是,我在出版社做编辑,他们俩有一间装帧设计工作室,叫“和合”,在装帧业以设计精良著称。我们时有合作,每次都很成功。我们合作的很多书籍,受到读者欢迎。就在这些陆续的合作中,我们从友好的工作关系,发展成生活中的朋友。

既然是老朋友,尽管近年疏于联络,但也完全不必寒暄客套,赓飞落座不到一分钟就直抒胸臆——办个公益网站,主题是“爱老虎”,挺好玩的,一起玩吧。

“好玩”、“玩”,都是赓飞的惯用口头语,限于相熟的朋友圈内使用。当然不止是字面意思,可以视作一种代称。比如做一本书,我们商量,一定要好玩,意思是指,既有才,又有情,还有趣;比如我们当年去云南拍纪录片,也管那叫“玩”,意思是指,别拍得像规矩家人的孩子,唯唯诺诺,不生动。总之他这次“好玩”二字一出口,我就明白了,不是无聊事。
可是,老虎?还爱老虎?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这离我的生活太远了吧?熟知的朋友谈事就是好,没废话,我这里一犹疑,赓飞那边已经开始介绍主旨。等他第一个完整句子说完,我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一起玩。他那句话是:全中国的野生虎不足50只,而老虎身处哺乳类动物食物链的顶端。

这样一句话,在我大脑里,迅速被翻译成好多话,关于动物保护,关于爱护动物,再由此出发,爱护生命,尊重生命……而空泛地喊口号,大张旗鼓地兴师动众,不是赓飞、蒋艳和我做事的风格,我们习惯从一个细节出发,背后隐藏一个比较大的含义,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而老虎,因为身处一个食物链的顶端,于是就变成了我们寻找的这个“细节”。关于这些,我们后来在开网宣言里集中阐释了我们的观点,详情可以去看我们的网站www.ilaohu.com。反正围绕这些主题,我的决定下得并不莽撞。沉寂了几年,身心都有不少改变,对很多看似宏伟大业,实则无聊不堪的事情没了兴趣,如果出来忙,一定要找一件对得起四十岁人生的、有点意义的事情。而爱护动物,尊重每一个生命,在我看来是每个人都义不容辞的事。

赓飞、蒋艳和我三个人,迅速投入网站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我们从零开始,设计网站的主要内容、频道划分、页面设计、工作流程……一时间真的就忙起来了,三天两头开会,我又成了“杨开会”——我上班那阵儿会议繁多,经常朋友打电话来找,我都压低嗓音说在开会,于是得此外号。

与先前的开会不同,爱老虎网的每次会议,因为参加者是三个朋友,都很轻松、目的明确,效率很高。记得当时好几次有这样尴尬事发生——做了充分准备,跟家人打招呼,下午开会,会务繁重,晚饭估计回不来吃了。可真开起会来,因为彼此之间的默契,根据以往“杨开会”经验需要五六个小时的会,俩小时彻底收工,圆满完成会议议题,回了家,家人没留饭,只好现做现吃。

怕就怕认真二字,一旦认真忙起来,很多问题接踵而至。看似简单的一个小小网站,琐碎的事情多如牛毛。我们从这些具体事情出发,又对当初网站的设计不断调整、日臻完善。其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拐点,是有一天深夜两点,赓飞电话打过来,说我们我网站一定不能停留在平面上,只做宣传;我们要立体地行动起来,要做系列的“爱老虎行动”。从这点出发,可以一直扩展到护生——爱护生命这样的大领域。那是2008年元旦过后的第一天,可以想见,我们的大脑中,随时都有爱老虎、爱生命。

但是,行动怎么搞?我们三个人如果说还有点长处的话,都局限在文艺领域,我们并非保护动物专家,更不擅长筹集款项,就是俗称的拉赞助;但我们有这份心,就不妨从力所能及之处做起。我们想到做一系列艺术行动,虽然行动本身并非直指爱老虎、爱生命,但这正符合我们当初的总体设计——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我们想在无形之中,起到影响人的实际效果。

举例说吧,比如我们身边聚集着不少美术、设计人才,就可以配合北京市逐步取消垃圾袋的政策,发起一场环保布袋设计大赛。而因为有我们的参与、引导,设计大赛之中会融入爱护动物、爱护生命的因素,比如设计的内容、大赛的举办方式等等,我们会求助我们的朋友,那些极富影响力的艺术家,来参与此项活动,提高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再比如,我们依靠我们的一些人脉资源,请一些音乐大师,来做演奏会。虽然也似与爱老虎关系不大,但因为由我们组织,由我们举办,爱老虎网站的名声自然就打出去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网站,关注爱老虎、爱生命这项事业。

事实上,一场音乐会真的成了我们的“爱老虎系列艺术行动”的第一站,于2008年1月26日成功举行。我们请到国宝级古琴演奏大师林友仁先生来专场独奏。随着一曲苍凉悲悯的《忆故人》在演奏厅响起,“爱老虎网”正式宣告开网。我们没有请领导发言,没有请来宾大吃大喝,没有送来宾贵重礼品,这些一般网站开网的固定流程都被我们摒弃。我们送给来宾的,是一张清代木刻虎门神的年画拓片,我们请来宾安安静静地坐下,听一场古琴演奏,我们用一场艺术开动,正式开了网。

网站良好运营到二月底,我们的思想境界又有了新飞跃。赓飞灵光突显,突然提出,我们的意识还应该往更大背景拓展,那就是——护心!爱护心灵。我被一震——对呀,这才是我们爱老虎,乃至爱动物,乃至爱生命这一路下来的一个更高的目标。

《列子·黄帝篇》讲过一个“鸥鹭忘机”的寓言故事,最能代表我们从“护生”到“护心”的杂志宗旨,不妨引在下头。故事说,“海上之人有子欧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谈,与世无争。遥远的海岸上,有个很喜欢海鸥的人。每天清晨都要到海边,和海鸥一起游玩。海鸥成群结队地飞来,有时候竟有一百多只。后来他的父亲对他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和你一起游玩,你乘机捉几只来,让我也玩玩。”第二天,他又照旧来到海上,一心想捉海鸥,然而海鸥都只在高空飞舞盘旋,却再不肯落下来了——人只是动了不友好的念头,鸟们就明白了。人与这地球上每一个生命就是这样,心心相印,别以为你的心思动物们不知道。

赓飞务实,创意都不会流于空谈,总是同时具备配套的落实方略。从“护生”到“护心”的这一创意,赓飞的主意是:办一份电子杂志。名字就叫《护生》。我们三个人,无论做设计,还是做编辑,都为很多作家服务过,通过服务,和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一资源绝不能浪费。这些作家都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而作家又一向被尊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拉拢他们来做我们“护生——护心”代言人,对我们这项公益事业的推动,无疑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就这样,我们迅速开始了《护生》杂志的创办工作。做书做杂志,于我们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不过这次有所不同——原来都是做的纸质报刊书,现在要做电子的了,又是一个新挑战。我们得把它做得既不同于其它那些惯常见到的电子杂志,又不能等同于原来的纸质书报刊,一句话,就是前边说的,要“好玩”。

最后决定,设立一些专门的栏目,每期会有大专题,主题当然都围绕“护生——护心”这一办刊宗旨。我们会邀请一些名人来撰写专题文章。比如第一期,为了凸显网络、电子风格,邀请了在几大网站名列前茅的几位著名博客。我们还会在每期设立一个FLASH的专栏,用这一最电子形式的手段,宣扬我们的宗旨。第一期的FLASH选取的故事,就是上边说的“鸥鹭忘机”。除此以外,我们还会在每期杂志上开设“独立论点”、“时讯报道”等常设栏目。我们的杂志红红火火地开篇了。

创刊号的专题作者一经选定,我去挨个求他们的大作。他们几个人当中,洁尘是“60后”,北京女病人庄雅婷、小精子是“70后”,东东枪是“80后”,分属不同年龄层,这也是组稿时的有意选择。他们平常在各大网站被万人景仰,又都是极有个性的强人,真要让他们做命题作文,一般来说会碰一鼻子灰,所以我在求他们时,心里直打鼓。出乎意料的是,一听《护生》杂志的宗旨,毫列例外都积极配合。不过一周时间,各自的大作飞到了我的邮箱。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份珍贵的爱生命、爱心灵之心,只是我们平日被纷杂吵嚷的社会现实围得水泄不通,没有时间,也很难想到去找一个表达的渠道。《护生》杂志可能在这一点上,做了一点点有意义的实事,所以如此受到大家的爱护。有了这次创刊号的组稿经历,我们对“爱老虎网”,对《护生》杂志更是信心百倍。

人心齐,泰山移。现在全社会又在倡导和谐社会,我们衷心期望通过《护生》杂志,让更多人从此走上“护生——护心”的康庄大道,人与地球上每一个生命和谐相处,每个人的心灵里都充满快乐、幸福。

拉拉杂杂回顾了我们创办“爱老虎网”的经过,以及它在短短三个月之内走过的历程,一来是为《护生》的创刊写篇编后记;二来也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继而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请到我们的小网站看看吧——
爱老虎网地址:www.ilaohu.org
《护生》地址:http://www.ilaohu.org/Tiger/Article.aspx?DID=24544

By

日转4–18

                                牛博国内站重开了 (转载)

 
牛博国内站重开了,现在可以评论,可以注册,可以自行开博客了,感谢所有的人,包括通过打击来帮助我们成长的人,我爱你们。

系统后台进行了一些调整,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发现异常请在这里留言以便我们修正,谢谢大家。

同步中美两地服务器数据时,不幸丢失了从17日凌晨2点至17日下午1点左右的数据(包括这个时间段里作者发表的文章和读者的留言),对此我们感到万分抱歉,请原谅。

牛博国际站http://www.bullogger.com/的域名稍后会解析到国内站www.bullog.cn,等多国语言版的牛博程序调试结束后,牛博国际站会由我年轻貌美、聪明性感的姑姑,旅居美国多年的华籍华人肖青青女士在美国独立运营,为各国blogger提供一个左中右派和谐或不和谐共处的言论平台。

By

日转4—10

By

日转4-4

                                                                  见招拆招

修订版即将付梓,书名《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俺又写了一篇后记,先贴上来,责编杜丽老师多多担待。

    第一篇《关于麻将的记忆碎片》写作距今已有六年了。该系列2003年结集出版时,书名《记忆碎片》,编辑为书加了一个竖的腰封,上面印着一句话: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如今再出修订版,这句话直接变成了书名。
    为八十年代吟唱。事实上进行这些写作的时候,并没有这么鲜明的主题。那只是一种按捺不住的倾诉冲动,不得不发的心声流淌。所幸如此,我体会到了一种写作的快乐,朋友们也得到了一种阅读的快乐,所谓“像呼吸一样自然”。回过头来再看,一些写得不太好的文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作者太想把它写好了。
    我像一个漫无目的的旅人,走走停停,转过头去看看时,却走到了一个心灵深处最温暖的角落:向光荣的八十年代献上一曲朴素而暗哑的赞歌,兼为自己轻狂仓促的青春期做一个留恋又抱歉的手势。
    所谓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成长的“六八式”,谁对那个年代不心存感激呢?懵懂叛逆的青春,与时代激荡的风云一起左冲右突,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那是一个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们需要诗而诗歌也可以被大声朗诵的年代,那是一个渴望冒险而社会也为你提供变化可能的年代……对于我们而言,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一代人去那里相互问好。”我曾经引用过有人评价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时的这句话,来概括碎片系列的主题。在我看来,这只是“六八式”的生活经历和集体记忆,与网友和读者之间交流,大家多称呼我“老六”、“六哥”或“六弟”,明显是同龄人的感觉。但六年以来,“记忆碎片”依然在网络世界流传,那本书也已经脱销,而读者群体悄然增容,许多小朋友开始称呼我为“六叔”。
    这些文字能够让这些开始成长还没有长成的年轻人感到亲切,也使我意识到,不管形态如何变化,任何一代人的青春,激情和痛苦都是同样的。他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感念之情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青春在什么时代度过,那就是他最好的年代。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八十年代”这个标签并不重要。
    但八十年代又是重要的。六年间,就我个人的职业来说,编辑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越来越看重生活细节的可贵,以及打捞和留存这些细节的必要性。比如我曾编辑的1949年的中国史,远不是“解放”一个词,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句话这么简单。一个词、一句话,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命运和方方面面的生活场景的改变组成。朋友展示他整理的抗战八年间的报章资料,我才知道国破山河在,延安的抗日根据地周末也要举行舞会,重庆的联大学生也要从菜金中挤出钱来看一场《翠堤春晓》,就连沦陷区的人民,也照样要过日子,他们要挣钱,要恋爱,要娱乐。如果这八年只用“山河变色,慷慨赴战”来概括,远不是历史的全部。
    《记忆碎片》出版后不久,就收到台湾朋友寄来的两本书:《七○年代:理想继续燃烧》、《狂飙八○》,记录的是做为个体的人对台湾社会在那两个年代中的记忆,名曰“个人历史”——这个词让我颇有感触。后来又从一些做纪录片的朋友嘴中听到了“年鉴学派”、“微观史学”这些字眼,便暗自盘算,但愿我的这些文章能够为光荣的八十年代保留一些生活标本。
    好了。任何东西只要上升到意义的角度,就变得没意思。转过头来说自己。如今再看三年前写的后记,不禁哑然失笑。一副活脱脱的中年危机状态跃然纸上。如今,那种焦虑感有所缓解。我曾将写作当作一条自我救赎的路途,而真正完成拯救任务的,却是寻常日子的打磨。
    说点具体的事儿吧。好莱坞电影《生死豪情》中,丹泽尔·华盛顿饰演一个美国军官,在单位遇到难题,下班回到家中,还是一副郁闷嘴脸。他的太太凑了上来:“需要我给你放松一下吗?”丹泽尔点点头。太太就开始唠叨,洗衣机又不转了,孩子在学校跟别人打了架,汽车保险明天就要到期……过了没一会儿,丹大哥就轻松地长舒一口气,向太太致谢:“感觉好多了。”
    我已经明白,每个人都渴望找到的穿透平凡现实的力量和勇气,也许就蕴涵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而并不是超越在现实之外。我曾经在纪念“饭局通知”六周年的一篇帖子里肉麻地写道:我曾经以为自己可以有无数的时间来演绎种种邂逅,现在连一张影碟如果看不完就顺手扔掉,因为已知道这辈子没有时间再看;我曾经以为我们能成为朋友是因为你那么可爱,现在却知道还能在一起厮混是因为你有着和我一样多的臭毛病;我曾经以为你能过得比我光鲜些更意气风发,现在却知道穷尽一生只为自己在人生的炼狱里能多一些放风的机会;我曾经以为爱你就要说出口,现在却宁肯为你做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就像我已经知道理想主义者不会把理想挂在嘴边,传奇也永远不是传奇人物书写出来的。
    一些同样陷入或忧郁或狂躁心境中的朋友向我取经,我便现身说法,原来的我,只知道破,不知道立,成天价思考人生,探讨人生,怀疑人生,却不愿在人生的旅途中迈出切切实实的半步。其实只要放手去做,就是意想不到的转机和新生。
    再拿电影说事儿。科幻片《回到未来》中那个神神道道的教授,他就是我的偶像。他永远不会停止琢磨事情,哪怕被时间抛到荒蛮的西部拓荒时代,也丝毫不减自己的发明热情。瞧他鼓捣出来的那个足有一间房子大的笨重玩意,机器轰鸣半天,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和冲天热浪,最后从输出孔中掉下一小块冰。教授在夏日的炎阳下惬意地喝一口冰镇啤酒……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吧。
    最近两年来,我的工作和生活基本都用来编辑《读库》丛书。创业伊始,每天都需要拎着书去邮局为读者邮寄。曾经有一次,我和太太拎着两袋书,坐公共汽车到邮局——我后来在《读库0800》中的后记中写道:
    下得车来横穿马路,看正是绿灯,便一溜小跑。太太比我腿脚利索,跑在前面。在污浊喧嚣的人行道上,我看着行色匆匆的人流,阳光洒在大家的身上,那一张张神色劳顿、紧张局促的脸,我融入其中,体味到生活的全部诗意和梦想。
  谢谢你有耐心看了这本书。

曾经的这一天…

By

日转4—1

 孟八(转载)

带三个表 @ 2008-03-31 14:38:56 分类: 杂谈

我们同事孟静最近出了本书《八卦多一点》。我跟她说,赶紧给我,我帮你宣传一下。其实我想要这本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孟静虽然是我同事,但是她写的文字我看得并不多,后来她在《三联》上写的专栏我陆续看过一些,每次看,都会想到孟静神鬼的表情,我就做不到这样嚼娱乐圈的舌头,我的做法是,直接把他们刨坑埋了。而孟静描述娱乐圈的文字是有弹性的,东八西八就把娱乐圈的事情展现在你面前,适合人们在茶余饭后阅读。

一个在某大公司做白领的朋友曾经跟我谈起了孟静在《三联》上写的专栏,他们这家公司以患抑郁症和员工跳楼闻名,压力非常大。她告诉我,每次他们拿到《三联生活周刊》,最先翻开的是孟静的八卦专栏,她说,看了孟静的文字,可以开心笑一下。孟静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被资本家疯狂压榨的白领们心里调剂的安慰剂。

后来吧,我们主编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三联品质,撤掉了孟静的“八卦”专栏。然后我就听说这家大公司又有几名员工跳楼了。我们主编成了间接杀手。当然,从每次孟静写专栏的感觉,我大概能看出,她有些疲惫了。

前段时间,孟静想辞职,这消息被我率先知道了,我算是孟静比较松散的领导,对她的辞职,我说话估计不太管用,肯定劝不住她,于是我把这消息告诉了比我级别更高的领导,我是不希望孟静辞职的,南袁北孟,必须有一个在三联。果然,我们主编也不希望孟静辞职,每当孟静想找主编谈话的时候,主编都说:我现在忙,回头再说。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主编都以忙碌推诿,孟静也就知道了,人家不希望你辞职。孟静只好留在三联。我问孟静,干吗要离开三联,她说压力太大,这么多年状态一直没有变化,所以想歇歇。

在三联这个地方,要学会自我调整,歇,是没时间的。

孟静在《三联》开专栏的时候,我们给她起个外号——孟八。俗话讲,张三李四王五老六马七,接下来就是孟八。因为孟静是三联最八卦的人,比如发生一件男女关系的事,我们同事蔡伟的第一个反应是双方的实力较量,因为他是研究军事的;邢海洋老师第一个反应是成本问题,因为他是研究经济的;土摩托肯定是脑子里先画个问号:“这有什么科学依据?”轮到孟静,她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这对鸟男女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在哪里发生的?怎么发生的?发生了多长时间?她的脑袋开始像故事片一样运转,于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东西就总是那么充满乐趣。

女孩一般都喜欢琢磨人,孟静这方面的本事绝对是超强的,而且看东西还比较狠毒,谁要是被她写出来,一定会很不舒服。《八卦多一点》里面有300多篇文章,基本上把娱乐圈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写尽了。以前我看过一些些娱乐圈的书或文章,作者大都是以认识娱乐圈的大人物为荣,字里行间充满了拍马屁的气息,大意是:你看我跟某某很熟悉,我还跟他合过影,喝过下午茶,吃过饭,妈的,就差睡觉了对不?那种卑躬屈膝的贱样,看着就反胃。我一直觉得,媒体跟娱乐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立统一体,而不是一顺边。现在有太多的媒体身份的枪手为了蝇头小利成为垃圾艺人的传声筒,以认识明星为荣成了很多媒体人虚荣心的指标。

但是孟静的文字绝对没有这些,我猜想她每写一篇文章的时候都会想过这个明星会不会打上门来,用她自己的话讲是“反正人是得罪光了”。所以,这样的文字是值得一读的。

现在不是流行领导为手下帮腔吗,所以我也应景写篇我同事的文字,哈哈哈哈哈哈!

By

日转12–1

狼,这次真的来了(转载自人黄猪老博客

  我MSN的签名改成了“森林之歌开播在即”,本意是提醒朋友们届时收看,没想到,几乎所有联系人的反馈信息都出奇的一致:不会又是晃点我吧?今天的《北京日报》整版报道《森林之歌》,开头就说:这个节目声称播出已经“诈和”了两次……我成了那个喊“狼来了”的孩子。
 
  真不好意思,这个拍了四年时间的节目,七月底就通过了审查,由于种种种种种种种种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排上播出日程。中间领导几次言之凿凿说了播出的事,我嘴巴大,也就迅速放倒了消息树,直接导致自己成了骗子。很多平面媒体的朋友早早做完了采访,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刊出。老六总结说,这很像巴金去世的消息,但我们一个破纪录片怎么能和名人辞世相提并论呢?
 
  这些天,一直在包装播出带,看着那些熟悉的镜头,必须承认自己对这个节目还是有感情的,我甚至能回忆起某一个镜头,某一个桥段,某一组剪接,完成时导演们和我的喜悦和遗憾。在节目播出之前,我特别想表达一种感激,感谢那些给这个片子很多关注的人们。磕个头先。
 
  我在这个片子里的职务,片尾字幕上可能出现的是执行制片人,也有可能是总导演,总之现在还在调整着,最后领导说了算。但就我的工作而言,我认为片子是那些编导和摄影兄弟们的功劳,与我无干,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produce manager,所谓的制片经理。就是说领导有了意图,我负责把这个意思传达给编导,然后用尽量少的钱忽悠导演在最短的周期里把节目做出来。这事儿搁解放前就相当于夹着个算盘,往手指头上吐一口唾沫,翻开账本,告诉杨白劳,利滚利,你欠我们家老爷多少多少斗谷子--是的,我就是穆仁智,狗腿子的干活。
 
  对我来说,《森林之歌》是我的一个任务,甚至是我工作量以外的一个活计。如果我是真正意义上的总导演,我想自己会把对森林,对生态的感受、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生命的思考更细致地放到片子里来。我相当于一个编剧,所有的天空、土地、植物和动物是我的演员,我会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当然,这是幻想,我们做的是带有商业纪录片色彩的节目,加上所有的编导也都是第一次接触此类的题材,能做成这个样子,已经问心无愧了。
 
  两个月前,一次全国性的纪录片会议上,见到了很多同行,很多人对这个节目的预算表示羡慕。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国家的纪录片投资别说和国外比,即便和国内的三流电视剧比,都是少得可怜的;另一方面,很多人忽略了我们节目的拍摄周期。我曾经算过编导的酬劳,如果平均下来的话,一个月不到两千元,这个钱有在北京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它能干什么。好在大家做这个片子还有热情,节目即将完成的时候,十几个人居然觉得有些难舍难分。这么长的时间,大家其实相聚的时候并不很多,我们甚至没有稍微像样一点的拍摄花絮和工作照片,剧组没有一张完整的合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吧。
 
  整个《森林之歌》的播出时间为12月1日至11日,央视一套22:40。先播出的两集是政论片,马伟平老师负责。这是林业局的要求,教育人民要热爱森林,很有中国特色。 从12月3号起,《森林之歌-自然篇》才开始播出,我必须特地强调一下,从这天起的内容才是森林集中营的兄弟姐妹们拍的,如果您没睡着,麻烦看两眼。
 
  央视国际给《森林之歌》做了一个官方网站,那里有一些片子里没有的东西,还提供照片、音乐下载,有兴趣不妨点这里。整个节目的DVD已经由国际电视总公司印制完成,播出的那天,您应该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具体地址可以打这两个电话63955806,63955779询问。dvd的封面大致是这个样子。
  我个人会有几套碟,数量不多。订老六《读库》、买三表《欧美流行音乐指南》以及参加猪头非征婚活动的,分别会有6位、3位和1位不幸的人,将被强行赠送这套光盘。地址就别留我这儿了,留在以上三位的博客里。

 
  节目在明天就要播出了,本来以为自己还会激动一下,酝酿了几次,还是没有反应。尤其是这么长时间才排上播出日程,中间历经了许多不便言说的曲折。这好比做爱的前戏,太久,已经让你触觉钝化了,真正办事的时候难免有些萎。这几天来的记者无数,问了很多的问题,但就没有一个人问出那个最低级,最原始、最央视的提问:“做完这个节目,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人问,我会告诉他,在一个巨大的传媒机器里,个人是多么的无足轻重。

By

日转7-8

内有自恋慎入(转载

yu6-1.jpg1.左侧是我的新书“语词笔记第六卷”的封面,由著名设计师李颖明先生设计。再过半个来月,估计可以在书店与读者见面;

2.感谢各位读者对语词笔记系列的容忍与爱护,敬请各路朋友帮帮忙,小规模传播一下。非要大规模,我也不反对;

3.语词笔记第六卷在文本的编辑上稍有改动:一是不再分成语词、语条上下两部分,一是文字长短悬殊增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4.全书尝试以语词、语句的大致内容或情感倾向分类,分成“悲”、“欢”、“乐”、“生”四部分,当然,也并不严格,犹如生活给我们复杂的感受一样。全书计收入语词240余条;

5.本卷出版时间延后,本该在年初出版,拖至现在,主要因为反应迟钝,加之俗事缠身,敬希各位读者见谅;

6.这个封面我很满意,想在电脑上读出封面衬底上的字,如不不断转动电脑,需不断扭动脑袋,转来转去,有颈椎病的朋友无妨多转转,相信具有些微保健治疗功效。

By

日转7—2

<

改变2007年的前几个月:悼念杨德昌导演

转载

2007-07-01 23:58:22

杨德昌老师昨天走了,他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我最喜欢的台湾电影之一,模仿黄舒骏为了纪念杨明煌去世而创作的《改变1995》,纪念这位电影艺术大师。

 

你走之后的前几天 侯耀文也跟我们说再见 
陈晓旭在初夏渡过了她最后一夜 我国少了一位政#治*局^常)委 
你作为我最喜爱的台湾导演英年早逝 
最后一部作品《追风》至今还没出现 
一群歌星在香港开了香港回归十年的演唱会 
我在北京想起十年前的七一感慨时光飞逝
红楼选秀如同假宝玉 超女完了好男儿又快男 
王朔出山骂了个遍,只为他的千岁寒 
有人告诉我于丹的口才最好 
易中天的图书依然畅销 
Beckham还是我们那个让人怜爱的小贝 
山西黑煤窑工的脸苍老的令人心碎 
很多无锡人喝不上自来水 
世界不断的改变改变 我的心思却不愿离开从前 
时间不停的走远走远 我的记忆却停在 却停在这2007年的前几个月 


现在不是中共党员也能当部长 
故宫里也喝得到starbucks的咖啡 
国家大剧院和鸟巢快要完工了 地铁还要接着挖 
希拉克布莱尔下课又出现了一个女总统 
Iphone让人等碎了心 还好我的Nokia依然健在 
今年美国电影流行三部曲 
加勒比海盗、蜘蛛侠和史莱克
男人依然阳萎女人还在减肥 
爱滋病不是天谴禁毒的路还很长 
房价越来越贵费税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差 
台湾电影越来越少香港电影越来越糟大陆电影越卖钱越遭人骂 
齐达内不再踢球好久不见巴乔 梅西今年才20刚出头 
奥斯卡那天西科塞斯用香港的剧本拿了最佳导演
章子怡被人说顶一千个孔子,成了世界最美的50人之一 
世界不断的改变改变 我的心思却不愿离开从前 
时间不停的走远走远 我的记忆却停在2007年的前几个月 


环境依然恶化 
厦门差一点有了PX计划 
台湾要加*入*联合国南北韩火车通了线 
我刚从成都回京 在机场滞留了8个小时 
虽然赔偿了我200元 可我依然不爽 
我想和崔健一起表演但是却没有见到他的接班人 
全中国都在看盗版全世界都在打中国的盗版
只有流行没有艺术 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 
你和蔡琴十年的无性婚姻我真的很难理解 
我想你是降入凡间的精灵 天国里更加难以琢磨 
天才就怕不够天才 坏又不够坏 
天天都想离开 却不知到那里才能换骨脱胎 
属于我们的精彩 早已经不复存在 
你的《一一》再可爱 却不代表你的未来 
我忘不了你 你却浑然不觉 
60岁的我 是否还能够想起你 
世界不断的改变改变 我的心思却不愿离开从前 
时间不停的走远走远 我的记忆却停在 却停在那2007年的前几个月

 

http://blog.sina.com.cn/u/4762f3bd010009rb

By

日转7-2

 

谁的生活里面没有十面埋妇?(转载
2007-07-01 11:25:10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到下午的时候,我的手腕和脚腕都因为这阴冷的天气而隐隐作痛。今天的天气就无比晴朗,从我家的落地窗看出去,小区里面的树被风吹的弯腰低头,孩子们在大声地欢笑玩耍。隔壁院子是一个储运厂,里面堆放了很多的钢筋什么的东西。一个男孩在积的大片雨水中踩水洗脚,黄色的小狗狗愉快地跑来跑去。
此景此景,谁会能够预料到,可能明天,又或者只需要几个小时,又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呢?谁的生活里面没有这样的阴晴不定?谁的生活里面又没有十面埋妇呢?
关于十面埋妇这个电影的出品,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从小峰开始动笔写这个剧本(原来的名字叫《生活就像是一场电影》)到今天毛片剪辑完毕,小峰可能没有想到,很多人的生活因此而改变或者改变了。
我与小峰相识不短,交往却不多。因了这个《十面埋妇》我们这两个一般只在msn上随便聊两句的浪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无比密切的交往起来。他与我想像的不太一样,与他写的文章也不太一样。文字中的小峰放浪形骸似的,实际上的小峰非常低调,负责。当然,他也很挑剔,虽然他的挑剔,源于他对生活的过于理想化。可是理想化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都是在坚持自己的一些理想,关于人生,或者关于爱情。
 
《十面埋妇》简介

【导演/编剧】 王小峰

【类型】 剧情

【制片】 胡吗个

【片长】 80分钟

【色彩】 彩色

【演员】 小精子 可研 范铭 平客 Ayawawa 马戎戎
         非非韩乔生 陈娴 罗茜 西瓜 万一

【剧情简介】电影通过一对青年夫妻之间的一次小误会导致的家庭危机,险些让家庭破裂。妻子无意中发现了丈夫手机上的一条比较暧昧的短信,怀疑丈夫对自己不忠,此时的丈夫正在写一部小说,为了给妻子惊喜的丈夫隐瞒了此事,所以一直背着妻子创作,妻子觉得丈夫行踪诡秘,便通过侦探公司对丈夫实施跟踪,结果发现丈夫跟很多女人有接触,同时,妻子发现她周围的同事似乎也和自己的丈夫有染,同时也怀疑丈夫的同事、同学、前女友也在和丈夫保持一种暧昧关系,使她对婚姻产生了怀疑,当误会一次次解除后,妻子才发现,丈夫其实只是想给她一个惊喜,让她虚惊一场……满怀欣喜的妻子飞奔回家拥吻自己的丈夫之后,故事的结局却让人出乎意料!故事试图表达当今社会现实中婚姻感情关系的脆弱,以及人们面对感情问题的无助和尴尬,提出一个任何人都面临的一个社会现实问题。该剧语言对白风趣幽默,用轻松调侃的方式在慢慢触及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隐痛,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更值得人们深思。

http://blog.sina.com.cn/annie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