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12–2

11月
30
11月
30
11月
30
《中国校园导刊》2007年9月试刊 第一期 北京 定价 5.00元
是《中国新闻出版报》主办的杂志,“我们是一颗新星,我们近地而不遥远,我们闪亮而不暗淡,我们新锐而绝不普通,这份刊物,寄托的是一群大学生的思考,承担是一群大学生的企望,言大学之势态,道大学生之思想,祈求大学生眼中的社会,是杂志不变的行动指南。”杂志的采编全部用大学生自主完成,说要抛除一切有志的偏激于空想,脚踏实地地做一份燃烧着青春与责任的刊物。
11月
29
《出没风波里》
叶永烈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1版
定价:29。80元
内容简介
叶永烈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着重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追寻探访,几乎本本都是敏感题材,从收集资料、采访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到最后的出版面世每一本都经过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风波曲折,在当时多是几近不可跨越的雷区,可以说每一本书都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识。《出没风波里》详记了动荡岁月许多从未披露过的生动、真实的历史事件及细节。首次曝光诸多内幕,可读性极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
深沉的痛感比欢悦的快感更能震撼人的心灵,叶作“文”“献”并重,严肃公正,内容翔实,其中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尤为可贵。作者说:“第一手口碑资料是我创作的主干,档案馆和图书馆是我腾飞的两翼,有了它们我的纪实文学就可以傲然展翅。”
叶永烈的作品大多是独家的,多年来他把调查研究反右和“文革”作为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来做。他涉猎了很多特殊人物,他们的知名度很高,可是世人知之甚少,叶写他们的人生道路,特别是关键的几个时刻,有时是直闯“禁区”,但是在历史的“角落”里他发现了诸多值得发掘的“现代文物”,抢救出许多历史老人头脑中的珍贵史料。比如陈伯达生前只接受了叶永烈的独家专访。“研究反右和文革谁也绕不开叶永烈的作品”,这一说法从侧面肯定了作者多年来的创作和追求。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二十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二十一岁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近作:《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反右派始末》、《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等。

11月
29
11月
29

德川家康》(全13卷)
[日]山冈庄八 著
岳远坤 陈都伟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07年11月第1版
定价:26。00元/册
《德川家康》:史书?权书?商书?
柏杨称其三合一
著名历史学家、作
《德川家康》全书共计13卷,洋洋五百五十万言,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德川家康最终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日本三百年太平盛世。作品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结者和盛世开创者叱咤风云、曲折传奇的一生,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令柏杨先生读后不禁感慨:“中国有两部书的影响力可以和《德川家康》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
二战后的日本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著名作家山冈庄八选择“德川家康”这个艰苦隐忍、最终成就大业的历史巨擘作为写作对象,对于当时落寞的日本国民,自有一种奋发鼓舞和深刻反省的作用。作品在报纸上足足连载了18年之久才得以完成。随后,这部涵盖了政治角逐、军事谋略、经济博羿、治国方略,代表日本历史作品最高成就的《德川家康》,受到日本政要、商界领袖及民众的广泛追捧。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建议内阁成员熟读《德川家康》;经营之神、日本松下电器创建人松下幸之助也要求松下员工必读《德川家康》;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至今该书日文版的总销量已超过4000万册,由此可见,它已远远超乎一般历史小说的范畴。正如
另据南海出版公司介绍,《德川家康》的翻译、编校工作历时4年才得以完成,这在国内同体裁作品中也属少见。为使内地读者深入全面解读日本民族的精神内核,《德川家康》13卷本预计2008年年初全部出齐面市。
11月
29
《中国机械工业》1988年 创刊号 北京 0.60元
是国家机械委主办的综合性机关刊物,是在原《机械工业通讯》半月刊,《中国兵工》月刊的基础上创办的,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性,广泛的实用性和知识性的工作刊物。
11月
28
11月
28
11月
27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