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日杂6-26

 

《音乐周刊》  20051024  80   改版号    北京    3.00

  

      这本由<<北京社会报>>演变而来的号称中国流行音乐第一本的杂志在不到2年的时间已有了多少次的改变,原来的人员几乎都换了一遍,对于杂志社来说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音乐是用来听的,而不是来看的,即使看也有时比不上网络上的消息来得快,如果一本音乐杂志中连音乐的名字都错上加错、误中有误,要其有何用处呢!开本大、图片大、字体小得不能再小,那么为谁办的呢?运营、营销、统筹、活动等各个部门一个也不能少,杂志却不是那么可人、可读,用小红帽的发行,用大报的营销系统,如果大报都走不畅,谁会购买一本只看而不听的文字杂志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