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荐6-29

6月
28
6月
28
6月
28
《中学时光飞》 2005年7月 新 山东 3.90元
为80后这一代作家出过专刊、增刊、特刊,这是一本专门的杂志来发表这一岁数段的作品,有过辉煌时刻,在12月中旬没有再见新刊上市,是文学盛宴也有吃完、吃饱、吃烦、吃腻的时候呀?
6月
27
6月
27
、
《消费导刊折扣王》 2005年11月-12月 第一期 北京12.00元
不知道这个<<消费导刊>>与多少报刊杂志有过各式各样、各种层次的合作,尽可能地收藏这些附属品,但看来远远没有完结的,就这折扣王来讲,衣食住行的折扣券,让读者自己去到消费场所去,谁知道你呀,多年前有过类似遭遇,人家给了券,我去消费,场所场地的人客客气气地讲对不起、没见过、不承认,有几种杂志也曾开发过这种举动,比如说“一撕就得”,评券打折消费,但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事。
6月
26
《关于他人的痛苦》
苏珊桑塔格著
黄灿然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定价:13元
上市时间:2006年7月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1977年她的名著《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评论方面的专著,也是她生前最后一本著作。该书将评论的重点聚集到战争摄影以其影响力上,探讨了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看影像者之间的关系。历史上,以战争的影像(包括照片、电视、电影)作为震撼治疗虽然有避免战争、维持和平的警世作用,但我们的视觉感官也因为不断受到此类数量庞杂影像的冲击刺激而变得无动于衷。这些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是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更且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更显荒诞。
一张照片之所以能够呈现到观者的眼前,首先得先透过摄影师主观视角的筛选,再经过政治正确意识形态的过滤,当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照片时,它很可能已经远离事实的真相,尤其在当今媒体不断以惨不忍睹的影像和危言耸听的论调充斥观众的耳目,此类以噬血为本质的报导,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将因此变得愈来愈弱智。旁观他人的苦痛究竟是为了谨记教训,还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邪淫趣味?观看这些凶残的影像究竟是要令我们坚强一点以面对内心的软弱?还是令我们更麻木?或令我们接受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创伤?
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这本摄影评论专集中,通篇所分析的影像都是具时代意义战争摄影作品,然而全书却没有附上任何一张照片,仅以文字分析摄影作品,使读者必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拼凑照片的内容,如此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不让观者“正视”所谈论的影像,让观者跟影像产生距离,更为观者提供许多空间对影像作思考,不再只是旁观“他人的痛苦”。
责任编辑:李玉瑶
联系方式:021-53594508-1737
E-mail: [email protected]
MSN: [email protected]
6月
26
6月
26
《音乐周刊》 2005年10月24日 第80期 改版号 北京 3.00元
这本由<<北京社会报>>演变而来的号称中国流行音乐第一本的杂志在不到2年的时间已有了多少次的改变,原来的人员几乎都换了一遍,对于杂志社来说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音乐是用来听的,而不是来看的,即使看也有时比不上网络上的消息来得快,如果一本音乐杂志中连音乐的名字都错上加错、误中有误,要其有何用处呢!开本大、图片大、字体小得不能再小,那么为谁办的呢?运营、营销、统筹、活动等各个部门一个也不能少,杂志却不是那么可人、可读,用小红帽的发行,用大报的营销系统,如果大报都走不畅,谁会购买一本只看而不听的文字杂志呢?
6月
25
2006年7月号《书城》目录
Tag:
吴晓波 我对历史的本质始终迷惑不解正在创作中的《中国企业史》
陆 晔 “谁”是谁?公众人物、隐私、狗仔队和媒介边界
|
书间道 一根木棍上的传奇米勒 逐白鹿思伽 失落了许久的味道*在孤独中奔跑表江 虫师:生命之源的守望者穆白 |
葛兆光 明烛无端为谁烧?
段学俭 存在的与湮没的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陆 扬 祭书之会(上)
郜元宝 他的文学就是自传我编《鲁迅自述》
周立民 多情应笑天公老读《王蒙自传•半生多事》
|
书间道 假如这图画里也有声音(上)李皖
|
顾 铮 三月休士顿,回应暴力的影像与为地球的代言
朱 羽 阿特盖的巴黎街道及其他
胡小跃 巴黎探访“龚古尔夫人”
郭小橹 革命主义者的惆怅,与保守主义者的浪漫
|
书间道
|
王得后 钟敬文老师和鲁迅先生
罗志田 向罗荣渠师请益摭忆
陈 勇 长跪在傅斯年先生的墓前
赵 珩 碑帖杂记
董 桥 [小风景]杏庐先生–盒子里的岁月
|
书间道 殡葬人手记、都市里的农家女 云也退 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红瓦 / 合肥四姊妹 一段历史金小妹 外刊速递:足球因何统治世界?/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职责蠕变/手艺与科技室内设计师的感性能否充实建筑师的创造力?霍青 |
王安忆 检讨“挑剔的体裁”
朱 红 时光流转的错觉
6月
25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