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日照5-28

By

日杂5-27

<<中介---生活主张>>    2005年试刊 某期   山东  无定价  

   是叫中介,还是叫生活主张,几月份出的,出了多少期一概不知,只不过从赠阅的朋友那里知道是在05年出的,只试过一期,然后就……

By

日荐5–27

关于《城市中国》

 

 

杂志使命

当我们有了更好的城市规划、也有了更优秀的杂志时,我们却还没有一本好的、属于公众的城市类杂志,就像两条系出同源的平行线,找不到交点。

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真空,就是我们《城市中国》(URBAN CHINA)的起点。这个真空,是调控城市动向的政府和设计院和关心城市进程的民众之间的真空。

作为一家新创刊的城市类杂志,《城市中国》将围绕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策划专题锐意成为高品位的城市类综合性大型月刊中的先行者。本刊内容精到、信息丰富、图文精美,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体验和关注视野。

 

编辑理念

我们的口号是:“图解城市,与中国俱进”。

杂志将在控制性策略之外更关注民众体验,在学院论文和政府报告之外更关注文本的可读性;以多向度、多质感的方式切入主题,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力求把枯燥的规划文本还原为层次丰富的城市读本

我们将十分强调作品质量,更注重作品之间的关联、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和协同性,以期构成一个纲举目张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编辑与作者等同于城市和建筑,编辑既要通过设置主题框架引导作者/建筑,同时也要激发和协调作者/建筑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局部的过度阐释和结构性空缺。系统化的语境/本文(Context)将成为《城市中国》的一个不可拷贝因素,在局部的材料(图片/文字)甚至是主题雷同的情况下,杂志依然可以通过强有力的编辑区别于其它杂志。

我们始终强调人与人、人于城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力求在全球多元文化的比照和交融中,赋予更深层面的人文关怀。如何通过一种基于话语和信息的虚拟空间与城市真实空间发生关系,并有效地建构一个两者共享的平台,以及当城市被缩微在一本杂志上的时候,如何用一种公众可以介入的方式呈现出来?……凡此种种,是我们一直在思索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五大优势

 

l     国际化视野和资源

刊名可理解为城市化中国,表现属于中国的、中国特色的城市,立足本土,又可理解为透过城市看中国,定位之初即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视野。

顾问、作者、课题支持力量遍及世界各大洲,目前已有的稳定的合作伙伴标注如图。(贴图:编辑力量分布图)

《城市中国》一部分重要的读者来自国外,杂志计划在适当时间内改为双语版,以同时满足国内外的阅读需求。

 

l     高端的读者定位

汇聚于政府部门、建筑、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社科院、旅游部门、房地产公司、大专院校的知识分子、商务人士及精英阶层,将是我们锁定的目标读者。他们是中国城市的主体,呈上升态势,为其他社会阶层所向往和效仿,也是最具消费实力的群体。

 

l     强大的编辑力量

上层资源+民间资讯、深层问题+浅层表述、多向度结构+非线性编辑是我们独有的优势。

自上而下,享有政府政策和数据资源,有分析处理宏观数据的专业能力,杂志成为政策发布的窗口;自下而上,则以设置主题、建构框架带动研究与对话,杂志又是底层民众和知识分子声音交流互换的平台。在资讯整合上层数据和底层声音,优化数据,推动城市机制的升级,因此在城市的各个阶层都会有相当的人气。

编辑实体以工作室形式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具有同步编辑、联络、课题研究中心和仓库的功能。三地辐射全中国的东部黄金海岸线。

我们已在各领域内聘请有宏观控制能力或深度学术造诣的人物,按照不同期限作为顾问群,给予本刊权威性的指导和协助。

 

l     亲切又先锋的表达方式

通过新闻、故事、评论、法规、引文、对话、通信、辞典、图纸、漫画、图解等不同的文本类型,渲染多样化的城市语境,融合工具说明书式的图解、侦探小说式的推理、商业广告式的台词和娱乐八卦式的流行元素,将深层问题可读化,知识分子公共化。

这样,杂志既有不俗的思想文化学术内涵,又有亲近大众的时尚和先锋气质。

 

l     立体、多元、灵活的运营体系

以平面的常规期刊为基础,建立杂志、网络、活动、特刊、外文版、延伸出版物并行的立体运营体系。

特刊/号外  针对临时发生的事件和需求,杂志以特刊/号外方式灵活对应。

延伸出版物         杂志具有时效性、连续性和交互性等媒体特征,却可能因为过强的时效而伤害了深度。出版将杂志中已经展开的课题进一步延伸。

沙龙与活动  围绕某一主题可展开竞赛、学术会议、社会活动、展览等社会活动,调集与拓展各方面资源。

 

基本参数

杂志刊名     城市中国

杂志刊号     ISS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269  CN国内标准刊号:CN11-5299/G0

出版周期     月刊

杂志纸张    高级铜版纸

杂志开本    大型本12开(230毫米×285毫米

杂志定价     20

主管单位    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单位    中国出版期刊中心

编辑机构     《城市中国》编辑部

广告营运    上海华都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制作团队

我们的核心领导层是数位和同济大学有着密切渊源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他们希望借助杂志这个平台,发出自己更具专业水准的声音。我们的编辑团队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对该进程保持敏锐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代知识分子。

本刊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主办,中国出版期刊中心出版,上海华都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负责杂志日常的具体运营事务。作为本刊的广告总代理,华都广告对外接洽有关广告,并积极策划、举办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的竞赛、学术会议、社会活动、展览等各类社会活动,提升杂志的社会影响力。本刊运用上海、广州、北京三地同步编辑、统筹的采编方式,总部设立在上海。

By

日荐5-27

奥文化官员对话中国纯文学期刊

《长篇小说选刊》开启中外文学交流窗口

 

奥地利总理府对外文化主任诺贝特雷德尔先生近日访华,专访了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与编辑部人员畅谈两国文学合作。

雷德尔说,奥地利虽然国家不大,但是文学事业却很发达,出过卡夫卡、茨威格,以及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这样的伟大作家。奥地利政府对文学事业十分重视,各地都有文学社,文学社下面有由作家组成的文学小组,政府对文学社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奥地利还有三个文学节,既有地方性的,也有国际性的,文学节形式活泼随意,常常是由作家朗诵自己的新作。

雷德尔对《长篇小说选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这本在每年千余部出版量基础上遴选长篇精品的刊物,是展示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窗口,也是足以承当中外文学交流的平台。他说,今年下半年将有两位有影响的奥地利作家来华访问,希望《长篇小说选刊》能够起到桥梁作用,届时邀请两国作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介绍奥地利顶级纯文学刊物《蜜蜂》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件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即两本刊物互载对方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将会很有意义。他还建议在适当的时候,《长篇小说选刊》可以组织中国的小说家和出版家前往奥地利,与当地的文学社团进行交流。

当代文学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一直是广大作家和读者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份以见证、记录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和出版态势为己任的文学期刊,《长篇小说选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熟悉和了解中国文学。6月底,该刊将组织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和梅莉娜马尔凯塔与中国女作家进行对话和交流。布鲁克斯是2006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得主,她以1666年英国大瘟疫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奇迹之年》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马尔凯塔讲述父女情的小说《少女寻父》近期也将在中国面世。届时,《长篇小说选刊》将邀两国女作家到编辑部就女性题材创作展开研讨,同时还将协同出版社,组织她们的签名售书活动。

 

By

日照5-27

By

日杂5-26

<>   2006年5月  改版号  四川   12.00元

      又一个改版的杂志,是春夏多动症的表现,杂志上讲多动是有灵性的表现,谁信这句话呀?改就改了,一看而过

By

日照5-26

By

日杂5-25

《中外文摘           2005年第1      北京       3.90

    原名为《中外期刊文萃》,已经办了10年,似乎永远是不温不火的,更名号、改名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什么在杂志上没有任何体现、表现呢!实际上规范、规矩是给所有杂志制定的,做为管办杂志的机构部门也应该从自身做好,做细才是,刊号的置换也许意味是新刊,但如果是?为什么又写总217期呢?

 

By

日照5-25

By

日杂5-24

 

      《电脑采购》周刊   2005429 16     北京    2.50

 

 

      原来的杂志是又大又黑白的,春天夏天拿起来十分不方便,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有关电脑类杂志多为10-15元钱价位的,月刊太贵,速度太慢,网络上寻找太虚了,太耗时间,所以办了许多年的杂志突然在05年五月开始改变了,过去许多杂志是在6-9月,甚至年底改版改制,而现在的杂志只要一感觉到了应该改革,改变的时机就刻不容缓地改版.而“为生活增添科技色彩,为采购提供权威帮助”是这本杂志的目标宗旨